科 目:行政學概要

等 別:地方特考四等考試

適 合 類 科:

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客家事務行政戶政

 

105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以下標準答案按考選部當年度提供的版本)

D 1 依據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之規定,公務人員行政中立訓練主要由那一機關負責辦理之?

(A)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B)銓敘部

(C)考選部              (D)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B 2 下列何項敘述符合企業型政府的特質?

(A)公益導向 (B)重視顧客滿意度 (C)主張科層管理 (D)強調公平正義

C 3 下列何者屬於傳統公共行政的假定?

(A)立法中立 (B)分權與參與 (C)政治與行政二分 (D)現實與民粹的中立

B 4 有關生態理論在行政學之應用,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比較行政學者韋伯(M. Weber)為代表人物

(B)認為過去行政現象的研究忽略了組織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

(C)《行政行為》一書為行政生態理論的權威著作

(D)政府因此應大量仿效他國行政制度與政策方式來解決各種問題

A 5 學者萬斯萊(G. Wamsley)為下列那個學派的代表性人物?

(A)新公共行政 (B)新公共管理 (C)科學管理 (D)人群關係

B 6 下列何者非屬當代行政革新所處的環境系絡之特質?

(A)全球化趨勢來臨  (B)大政府觀念當道

(C)重視國家競爭力  (D)大環境變遷快速

B 7 相對而言,下列何者為宏觀層次的跨域治理(governance across boundaries)內涵?

(A)部會內各單位的協調整合  (B)府際關係中的通力合作

(C)機關內的任務編組型態    (D)機關組織內承辦人員的協調合作

C 8 下列何者不是韋伯(M. Weber)所建構官僚科層模型組織的特徵?

(A)專業分工 (B)層級節制 (C)分配正義 (D)功績原則

B 9 某大學在校長之下設有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電算中心、圖書館、教學媒體處等行政單位,請問它的分部化方式為:

(A)按程序分部化     (B)按功能分部化

(C)按服務顧客分部化 (D)按設備分部化

A 10 對於學者賽蒙(H. Simon)所提出的「行政人」概念之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滿意決策  (B)廣博理性

(C)有限感性  (D)行政國之成員即為行政人

B 11 根據古立克(L. Gulick)的看法,組織結構分化方式有所謂「4P」原則,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A)目的(Purpose(B)價格(Price(C)地點(Place(D)人員(Person

D 12 D. R. Denison A. K. Mishra 根據「外部取向/內部整合」和「穩定與方向/變遷與彈性」兩個面向,將組織文化分成那四種類型?

(A)共識、發展、層級、理性  (B)關切、整合、冷漠、苛求

(C)調和、冷漠、理性、發展  (D)適應、任務、參與、調和

C 13 奎恩(Robert E. Quinn)和麥格里斯(Michael R. McGrath)認為,組織文化的核心價值為「充分授權」、「活動分化」與「友善合作」,此為下列何種組織文化?

(A)理性的文化 (B)發展的文化 (C)共識的文化 (D)層級的文化

B 14 下列對於行為科學涵義的敘述,何者錯誤?

(A)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行為                

(B)主張對價值進行科學研究

(C)強調多學科性(multi-disciplinary)的合作

(D)以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社會現象與事實

D 15 關於控制幅度與組織結構設計之間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主管的控制幅度愈小,愈易形成扁平式的組織型態

(B)主管的控制幅度應愈大愈好

(C)主管的控制幅度愈大,組織層級數將愈多

(D)主管的控制幅度愈大,組織設計傾向扁平式

A 16 下列何者是歐斯朋與傅瑞祺(D. Osborne & P. Plastrik)所提出政府再造的「五 C 策略」?

(A)核心策略(core strategy)        

(B)管理員策略(custodial strategy

(C)補償策略(compensate strategy

(D)小集團策略(cliquish strategy

B 17 因為 1970 年代的石油危機,引發了 1980 年代的政府再造運動,而凱因斯理論受到挑戰,引發了福利國家的種種危機,下列何項危機屬之?

(A)人口危機 (B)經濟危機 (C)政治危機 (D)環境危機

B 18 下列有關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的比較,何者最正確?

(A)在組織形態方面,正式組織為平行的,非正式組織為垂直的

(B)在權力基礎方面,正式組織為合法的權力,非正式組織為認同的權力

(C)在結構基礎方面,正式組織為個別角色的,非正式組織為職位間的正式關係

(D)在控制力量方面,正式組織為影響力,非正式組織為法令規章

D 19 我國公務人員的薪給制度中有「加給」的規定,下列那一項不在規定的加給範圍內?

(A)職務加給 (B)專業加給 (C)地域加給 (D)績效加給

B 20 下列何者非屬人事陞遷類型中,內陞制的主要優點?

(A)在職者認為陞遷有望有助激勵  (B)注入新血活絡人員交流

(C)人員熟悉組織運作有助安定    (D)長期觀察確保有助發覺真正人才

A 21 下列何者係屬降低公共組織革新阻力的作法?

(A)審慎設定革新計畫內容與績效評估標準

(B)將對革新方案有所質疑的人員一律解僱

(C)讓組織領導者享有革新帶來的全部利益

(D)完全由組織的首長獨斷革新計畫之內容

C 22 依預算法之規定,凡經付出仍可收回,而非用於營業者,稱為:

(A)回收基金 (B)循環基金 (C)作業基金 (D)資本計畫基金

B 23 依預算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並非行政機關可以動支「第二預備金」的情形?

(A)因應政事臨時需要必須增加計畫及經費時

(B)所辦事業因重大事故經費超過法定預算時

(C)原列計畫費用因事實需要奉准修訂致原列經費不敷時

(D)原列計畫費用因增加業務量致增加經費時

C 24 下列有關政府失靈的敘述,何者錯誤?

(A)政府機關間的分權與制衡可能造成資源分散

(B)民選公職人員可能有過度的競租(rent-seeking)行為

(C)代議民主的缺失可透過直接民主予以矯正

(D)多數決可能犧牲弱勢族群的權益

B 25 「人口結構、教育程度、階級流動」屬於下列那種可能影響公共政策的環境因素?

(A)自然環境 (B)社會環境 (C)文化環境 (D)經濟環境

C 26 唐恩(W. Dunn)及波伊斯特(T. H. Poister)等人曾提出政策評估的一般標準,下列何者錯誤?

(A)公正性 (B)充分性 (C)差異性 (D)適當性

D 27 下列有關「鄰避情結」(NIMBY)的意涵或特性中,何者錯誤?

(A)鄰避行為的產生和環境主義有關

(B)鄰避行為的產生基本上是情緒性的、價值判斷的反應

(C)通常可透過政策工具及溝通來降低利害關係人的抗拒

(D)鄰避設施的負面外部效果由全民共同承擔

C 28 下列有關民意與政策運作的相互影響,何者敘述錯誤?

(A)政策過程中,民眾意見可能扮演監督的角色

(B)政策執行成果,可能扭轉民意的認知與偏好

(C)民眾對於公共政策通常不甘沉默,會透過各種管道直接表達其意見

(D)民意表達的踴躍程度與其影響政策運作有關

D 29 下列有關改善群體決策品質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可使用德菲法(Delphi method)獲致群體成員的共識

(B)可使用名目團體技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了解群體成員的偏好

(C)群體討論時應避免群體盲思(groupthink

(D)增加群體至 30 人以上將有助於決策品質

D 30 政府推展公眾關係有那些工作原則?

(A)須從外部做起        (B)無須負擔社會責任

(C)為達目的可犧牲誠信  (D)應秉持公開透明的精神

C 31 在美國,州政府不得任意限制新遷入的居民必須具備一定居住時間後,才能享受該州社福措施,此為下列那一種原則?

(A)信賴原則 (B)單一法律 (C)平等保護 (D)委託原則

D 32 下列對於「新新聯邦主義」之敘述,何者錯誤?

(A)倡導供給面經濟學               (B)主張人員精簡

(C)建構嚴格預算壓力以緊縮社會支出 (D)放任通貨膨脹以刺激內需

D 33 政府蒐集民意以作為決策之參考,下列方法何者最不適當?

(A)彙整媒體民意 (B)辦理民意調查 (C)舉行公聽會 (D)監聽輿情

A 34 薩拉門(L. M. Salamon)批評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不能解釋非營利組織的存在,進而提出何種理論?

(A)第三者政府理論 (B)社會企業理論

(C)新公共管理理論 (D)新公共服務理論

C 35 非營利組織在公共服務所扮演的角色,下列何者錯誤?

(A)可以廣泛地運用影響力,塑造政府決策

(B)可以擔任政府的行政助手

(C)可不受依法行政的約束,直接執行政府的公權力

(D)可以協助溝通政府與企業部門的活動,追求公共利益

C 36 依公務人員陞遷法第 12 條,關於各機關人員不得辦理陞任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最近 1 年考績(成)列乙等者

(B)最近 2 年內曾依公務員懲戒法受減俸或記過之處分者

(C)最近 2 年內曾依公務員懲戒法受撤職、休職或降級之處分者

(D)最近 2 年內因故意犯罪,曾受有期徒刑之判決確定者,但受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

C 37 根據何茲柏格(F. Herzberg)所提出的二元因素理論,下列何者屬於能夠防止員工不滿的保健因素?

(A)升遷 (B)成長 (C)金錢 (D)責任

B 38 下列何者不是麥克葛瑞格(D. McGregor)於 Y 理論的假定或其意涵?

(A)一般人可能樂於工作   (B)逃避責任為一般人的天性

(C)一般人都具備發展潛力 (D)懲罰與威脅並非管理的唯一方法

A 39 根據艾凡雪維其(J. Ivancevich)等人在「組織行為與績效」一書的見解,領導者在運用領導行為時,應注意下列何種情境因素?

(A)管理者特性、部屬特性、團體因素、組織因素

(B)組織結構特性、部屬特性、團隊因素、組織因素

(C)組織結構特性、組織文化特性、團隊因素、組織因素

(D)管理者特性、組織文化特性、團體因素、組織社會心理因素

B 40 賽蒙(H. Simon)、史密斯堡(D. Smithburg)、湯普生(V. Thompson)認為「領導」的基礎有四種,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信任的權威、專業的權威、制裁的權威、獎賞的權威

(B)信任的權威、認同的權威、制裁的權威、合法的權威

(C)信任的權威、關係的權威、制裁的權威、獎賞的權威

(D)信任的權威、認同的權威、制裁的權威、考核的權威

B 41 「一個潛在具有傷害性的自然事件、物理現象或人類活動,將造成生命的損失、財產的損毀以及社會經濟的衰退」,主要是指下列何種概念?

(A)危機 (B)災害 (C)(D)衝突

D 42 欲調和組織中業務部門與幕僚部門的衝突,下列何種方法最不可行?

(A)提升幕僚人員掌握全局的能力     (B)培養幕僚人員說服他人的能力

(C)建立業務人員解釋工作內容的能力 (D)增強業務人員的配合能力

C 43 史塔寧(G. Starling)以回應力為分類標準,將行政機關區分為四種類型,下列何者錯誤?

(A)無回應性組織    (B)謹慎回應性組織

(C)中度回應性組織  (D)完全回應性組織

D 44 下列何者非屬我國民間團體向政府機關表達意見的現有管道?

(A)說明會 (B)公聽會 (C)協調會  (D)陪審會

B 45 關於學者吉伯特(C. Gilbert)所提出的行政責任確保途徑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議會控制屬於內部正式確保途徑

(B)個人透過參加集會遊行表達對政府的不滿可視為外部非正式確保途徑

(C)代表性科層體制(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屬於內部正式確保途徑

(D)司法控制屬於外部非正式確保途徑

C 46 政務官與事務官最大的差異在於政務官需要負下列那種責任?

(A)行政責任 (B)法律責任 (C)政治責任 (D)管理責任

D 47 下列那一部法令規範了公務人員參加政黨活動之事項?

(A)我國公務員服務法 (B)美國文官改革法 (C)我國刑法 (D)美國赫奇法

C 48 行政中立的內涵與作法,下列何者錯誤?

(A)文官身分及地位的保障  (B)限制參加政黨的活動

(C)依循層級節制制度      (D)限制參加競選或選舉活動

A 49 因為時間有限,監督者只能採取固定的模式來做監督,一旦出現監督者無法監控的範圍時,公務員就有機可乘。此在描述國會對行政活動何種監督的困境?

(A)專職地位的優越性     (B)人事制度的保護

(C)機關結構與功能的分裂 (D)整合的問題

C 50 公共官僚的倫理實踐,分為「政治與行政分離」與「政治與行政結合」兩種主張,下列那一個學派是「政治與行政結合」的觀點?

(A)韋伯(M. Weber)的官僚體制理念型

(B)泰勒(F. Taylor)的科學管理

(C)新公共行政                      

(D)行政管理學派

()直接購買實體複習題本-110~101年行政學暨行政學概要歷屆試題

image

()部落格-其他年度試題

110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09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08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07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06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04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03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02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01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110年地方特考三等考試-行政學

110年高考三級考試-行政學試題

110年普通考試-行政學概要試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莫妮卡的國考星空 的頭像
    莫妮卡的國考星空

    莫妮卡的國考星空的部落格

    莫妮卡的國考星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